立式綜合管廊模具
立式綜合管廊模具是由承口底模、內模、角模、外模、插口上模、底座以及支撐架組成。模具靜止豎立于地面,從上端“回”形面澆入混凝土,混凝土的澆筑、填充方向比較順暢,從下到上。主要使用插入式振搗棒輔助振實,經分層振搗密實成型。
- 品牌: 海煜
- 型號: 3400×3600
- 重量: 18000kg
- 尺寸: 4000×4200×2000mm
立式綜合管廊模具是由承口底模、內模、角模、外模、插口上模、底座以及支撐架組成。模具靜止豎立于地面,從上端“回”形面澆入混凝土,混凝土的澆筑、填充方向比較順暢,從下到上。主要使用插入式振搗棒輔助振實,經分層振搗密實成型。
立式綜合管廊模具包括外模、內模、底模和頂模,外模設置在內模的外側,底模設置在內模的下部,頂模設置在外模的上部,底模與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頂模與方涵的凸面相吻合,頂模的上部中心位置設置有多個通孔,頂模與頂模支架相連,頂模支架包括立柱和頂模下壓裝置,頂模下壓裝置位于立柱上,拆模時外模板向外張開,內模拆除角模后內模板向內收縮,在產品兩側的預埋鋼圓筒插入帶帽的鋼柱,在鋼柱露出部套上吊裝帆布帶,使用起重機吊起產品,產品與底模分離完成脫模。
立模澆筑綜合管廊工藝解析:
立模澆筑工藝的優點是模具結構簡單,制作技術門檻低,采用立模的構件廠家最多。由于填充方向簡單,可使用流態混凝土(坍落度不低于150mm)澆筑,脫模后的產品內、外面光滑平整,外觀質量高。
立模澆筑生產前必須調整地面和底座的平整度,對模具水平度要求很高,如果模具下部不水平,上口抹面時,一部分混凝土低于模具收口處,而另一部分會溢出。管廊產品成型脫模后,整個插口面與地面不垂直,與另一個預制管廊的承口面不能緊密貼合,影響產品安裝后的密封性,防水抗滲隱患大。
立模澆筑產品時即使采用分層澆筑、振搗,澆筑到最后箱涵上口(插口)部分容易出現水泥漿過多現象,全是水泥漿、沒有或只有很少粗骨料。產品成型后,插口處缺少粗骨料,因漿體收縮大而導致的開裂裂紋、裂縫極易出現,這些裂紋、裂縫又會導致管廊安裝拼接后的防水、抗滲漏性能達不到要求。管廊上口處的裂縫是內外壁貫穿性裂縫,修補處理時需要開槽、注漿封堵。開槽處理會進一步破壞管廊的主體,并且這種修補處理只能處理當時已經發現的裂縫,該部位內部缺少粗骨料、收縮大,后期繼續開裂的風險仍然存在?,F有的解決辦法是在澆筑混凝土完成后,刮出多余的漿體,在上口額外填入適量粗骨料,可以減少該部位開裂的概率,但會影響上口處收面的平整度,依賴于操作工人的經驗。
另外,采用立模澆筑工藝,產品吊裝前必須翻轉,需要在產品兩側預埋四個鋼圓筒。產品翻轉作業時,將帶帽鋼圓柱插入圓筒,鋼圓柱的外端套上帆布吊帶,起重設備吊起管廊后,以鋼圓柱為軸完成管廊產品的翻轉。預制管廊的質量普遍在10?20噸甚至以上,十分巨大、笨重,翻轉時產品的邊角稍微沒保護到位就容易被碰壞。所以翻轉操作時節奏要慢,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要避免產品被撞壞。管廊翻轉、吊裝完畢后,這四個鋼圓筒內要填充混凝土,外部做某些防銹處理,對管廊整體的耐久性來說仍是其薄弱點,影響管廊的結構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