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城市綜合管廊設備的比較與優缺點
綜合管廊也稱為共同管道、綜合管溝、共同溝,是指通過在地下建造一條公用的箱涵空間,把多種公用市政管線共同敷設在一起(涉及電力、給排水、通訊、燃氣、供熱等),設有檢修口、檢測處、控制系統等多個模塊。綜合管廊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實行統一規劃、設計、建造、管理,解決了以往各類市政部門各自建設、獨立管理的混亂局面。通過建造綜合管廊,各線管部門需要開通、鋪設新管道時,只需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請,經批準后接入接口即可,即提高了效率,又節約了時間、成本。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建設綜合管廊已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綜合管廊分類
綜合管廊按其使用功能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四種:干線型綜合管廊、支線型綜合管廊、綜合電纜溝、混合型綜合管廊。
二、綜合管廊的制備方式:
綜合管廊可分為現場澆筑方式和預制裝配兩種施工方式。相對于現場澆筑式,預制裝備方式具有施工工期短,管廊質量好,抗滲、耐久性好,可大量減少鋼材及混凝土的使用量,施工過程中對施工環境破壞小等諸多優點,因此,隨著社會的進步,預制綜合管廊將會更多的被得到使用。
?三、綜合管廊的制備工藝
(1)承插口鋼環制作:利用專用設備對承插口型材定長下料切割、成型、對焊、承口折邊。(2)骨架制作:將鋼筋放線、調直、剪切、彎曲等處理工作,根據管廊的設計,定長、定距的完成骨架鋼筋籠的焊接。(3)混凝土攪拌:通過混凝土攪拌站根據設計要求的配合比現場進行混凝土的攪拌。(4)管廊成型:經檢驗合格后的鋼絲籠骨架,垂直套入內模,再套入外模,擰緊內外模合縫螺絲,頂蓋上放好下料錐;開啟外模和頂蓋上的附著式風動(電動)振動器,澆入拌制好的混凝土,邊澆筑邊振動直到完成澆筑;最后整修壓平插口端面,經蒸汽養護后拆模。(5)管廊養護:當一個澆筑工位的管廊澆注成型完畢后,采用罩式養護,保溫密封,達到靜停時間后通入蒸 汽進行養護,按規定測試并記錄養護溫度和時間。(6)脫模起吊、堆放:當管廊達到脫模強度后,進行拆模、脫模;混凝土管廊送到堆場進行自然養護,必要時采用二次蒸養。(7)修補防腐:完成養護的管廊應及時檢查保護層外觀質量,缺損或脫落的部位應及時修補并采取適當的養護措施;清理干凈承插口鋼環上的水泥漿及其異物并進行防腐處理,涂刷防腐材料。(8)成品檢驗、堆放:產品的檢驗按照標準要求和相關的工藝文件進行,產品的堆放符合標準規定。干燥環境條件下,應定期灑水保持管廊濕潤,產品的搬運或運輸時,應輕吊輕放,防止碰傷。通過對工藝流程的研究,綜合管廊的成型環節是綜合管廊制造過程的關鍵工序,不同管型尺寸的綜合管廊對成型工藝具有不同的要求,澆筑過程中,振實度、骨料的離析、均勻度、振動時間等對綜合管廊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四、綜合管廊的成型工藝
1.澆注成型工藝(加輔助振動)。澆注成型工藝直接采用外掛振動器的管廊模具直接進行澆注成型。優點是成型工藝簡單、生產靈活度高、此類模具的內模采用了省力、快速鎖緊的機構,其操作性、檢修保養性都非常好,而且模具不漏水、不漏砂漿,滿足了用戶對制品高精度和表面美觀的要求??缮a大規格單口管廊和多孔綜合管廊產品。缺點是規?;a時初期模具投入大、產能小、工人勞動強度大,相對其它工藝來看,原輔材料、人工及其它生產成本高。
2.芯模振動成型工藝。芯模振動成型工藝通常采用干法生產方式,芯模整體的高頻振動會使混凝土液化并振動密實,振動過程中會導致水泥產生一定的活化,從而提高了混凝土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密實度可以保證足夠的強度進行立即脫模,可大幅度的減少成型模具數量,縮短生產周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芯模振動成型的原理為:振動時產生的激振力隨距離振動器的距離增大而不斷遞減、衰弱,其次,方形的模具在其角落、拐角處模具的穩固性越高,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方形模具的四角所需的激振力最大,實際傳遞的振動力最小。所以芯模振動成型工藝一般用于口徑在2500mm*2500mm以下的方形單口綜合管廊和圓形的綜合管廊。
3.高頻豎向振動成型工藝。高頻豎向振動成型工藝采用的工藝原理是大型高頻板式豎向振動原理,接口部位加輔助振動的工藝,由于也是采用高頻干法生產,具有與芯模振動成型工藝相同的優點,可實現快速脫模。受垂直方向間距大、參與振動體積、重量大等因素影響,豎向振動成型的激振力衰減比芯模振動的要更快。因此設備的裝機容量大,此工藝成型方式最適合制造平面面積大、豎向矮的管廊。具有產品強度高、抗滲性好,對生產各種型號的綜合管廊適應性好、模具費用相對較低。但是具有產品表面相對粗糙、主要設備投入大的缺點。
4.內部振搗器工藝。內部振搗器又稱插入式振搗器。工作時振動頭插入混凝土內部,將其振動波直接傳給混凝土。這種振搗器多用于振壓厚度較大的混凝土層。它的優點是重量輕,移動方便,使用很廣泛。
五、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展望
1.遇到的問題。?綜合管廊的建設投資巨大、管理成本高昂。綜合管廊的土建費用較傳統的管線直埋敷設約高出1-2倍。另外,綜合管廊正常運營必須配置的附屬系統也需要較大的投資。?綜合管廊的投資建設模式單一、不可持續。根據相關研究,國內已建和在建的綜合管廊基本上是政府財政手段來籌建的;單一、不可持續的綜合管廊投資建設模式日益成為綜合管廊進一步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綜合管廊的收費定價政策模糊、不確定。目前尚未為綜合管廊制定明確可行的收費定價政策,這將成為未來綜合管廊能否穩定運營的主要問題。?綜合管廊的發展定位尚不明確。作為一種城市基礎設施,綜合管廊是定位于純公共物品,還是定位于準公共物品,決定了綜合管廊的配套法規體系、投資建設模式等各個方面。尚未明確綜合管廊的發展定位是影響綜合管廊長期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
2.未來的發展展望。2014年10月18日召開的“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交流會”上透漏,未來將加大對城市地下管網的建設、預計通過3年左右,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完成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的試點建設工作。預計用10年左右時間改造完善城市地下管網系統。綜合管廊作為一種集約化、科學化和綜合化的先進城市綜合管線敷設方式,必將越來越受到政府相關部門認同和接受。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城市集約化、快速化、科學化的要求必然更高,綜合管廊的建設模式正好符合這一要求。相信隨著綜合管廊項目的實施和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綜合管廊必將會在我國呈現快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