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情況及發展建議

                  2019-05-29 08:22:36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又稱綜合管溝、共同溝,可容納電力、通訊、熱力、給水、排水、燃氣等兩類及以上工程管線,并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以達到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和資源的共享。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是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還可以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工程、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

                  綜合管廊模具

                  一、總體建設情況

                  (一)基本情況

                    按照國家“十三五”基礎設施規劃要求和“城市新區確保建設,城市舊區鼓勵建設”的規劃思路,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緊密結合《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1-2020年)》、主次干道管線綜合規劃和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等專業規劃,編制并批復實施《青島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2016-2030年)》 (以下簡稱《管廊規劃》),規 劃確定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董家口港城和紅島經濟區三個區域為綜合管廊重點建設區域,東岸城區、西海岸新區及原膠南市區三個區域為綜合管廊一般建設區域。根據《管廊規劃》,2016年~2020年共計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93.7公里,2020~2030年青島共建設完成地下綜合管廊102公里。

                  2016年5月,通過競爭性評選,青島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名單,同時入選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 試點,是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獲得“雙試點”的城市。截至2018年12月5日,試點項 目已建成48.80公里,占管廊計劃建設總長度的98.9%,入廊市政管線累計達到234.01公里,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綜合考評中位居同類城市前列。

                  (二)投融資情況

                  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共計21個,總建設長度49.54公里,建設總投資40.99億元。其中,采用純政府投資模式項目1個,采用PPP模式項目11個,企業自籌項目9個。按照“區級實施,市級補助”原則,中央資金和市本級安排的18億元補助資金統籌用于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項目補助。

                  其中,采用PPP模式11個的試點項目總長度29.75公里,分為5個PPP項目包,約占試點項目總投資的64%,采用BOT建設運營模式以及“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回報機制,市政府授權青島市政空間開發集團作為政府出資代表與社會資本方組建SPV公司,由SPV公司負責管廊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維護,社會資本取得投資回報的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補貼和管線使用單位付費等。

                  (三)建設管理情況

                  為保障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的順利實施,青島市成立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的統籌調度和組織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鄉建設委(現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具體負責綜合管廊相關規劃、政策制度擬訂、協調實施和監督考評工作。

                  各試點建設項目所在區政府和功能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等作為項目建設單位,PPP項目由青島市政空間集團授權的專業管廊投資運營公司作為政府出資方代表與社會資本聯合成立項目公司進行建設,非PPP項目是由區市政府、園區管理委員會和機場集團負責建設。項目運營期,PPP項目由項目公司進行運營管理;非PPP項目由區市政府、園區管理委員會建設,后期交由青島市政空間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管理。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管廊建設布局相對分散,綜合效益不易發揮

                  目前國內多數城市和青島市一樣,在管廊規劃布局及項目實施方面,主要是在行政新區或新的產業園區范圍內,開展“段落式”建設,實際的應用效果較差,并且管廊的運維管理存在困難。目前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尚未形成網絡布局,建設地點分散、不系統,沒有將地下管廊的優點最大化的發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同時,受片區開發和道路設施建設時序的影響,部分綜合管廊建設項目與《管廊規劃》不一致。

                  (二)項目總體投資較高,政府財力負擔相對較重

                  由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大,但公共屬性強、收費低,管廊的有償使用收費無法分擔全部投資,最終大部分仍歸于政府財政。隨著管廊建設規模的增大,政府的財政負擔逐年增加。根據青島市管廊試點項目統計,青島市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成本約8300萬元/公里。青島市11個采用PPP模式的試點項目,付費機制均采用了可行性缺口補助方式,即:項目公司通過收取入廊使用費和日常維護費彌補項目建設投資和項目公司利潤,不足部分采用政府補助的方式,實際一次性建設投資約24.29億元,扣除可行性缺口補助費用后,在合作期內,政府累計支出約34.74億元,運營期財政負擔相對較重。

                  (三)管廊建設主體相對分散,進度、標準和模式難以統一

                  目前,青島市現行的綜合管廊建管體制是“市級監管、區級實施、市政空間統一運維”,在推進管廊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涉及規劃、土地等多方面的協調;由于管廊項目劃歸給各個區市自行規劃建設實施,導致全市的管廊項目很難形成成網成片的布局,管廊的綜合效益難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區市政府和功能區管委等是管廊試點項目的建設主體,自行審批各自范圍內管廊建設項目,容易出現管廊設計標準不統一、投資審查深度不一致、入廊費和運維費收費標準低、特許經營合同模式存在差別、運維配套設施不齊全等問題,對后期管廊的竣工驗收、費用收取、運營管理、綜合調度等造成困擾。

                  三、發展建議

                  (一)兼顧老城、成網成片,系統布局、有序推進

                  1. 建議適時啟動管廊規劃的修編工作,與擬調整的新版青島市總體規劃相結合,合理確定規劃范圍、規劃年限及規劃目標。

                  按照我國即將頒布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技術導則》相關要求,完善規劃內容,合理確定入廊管線,明確綜合管廊配套設施、附屬設施要求。

                  2. 充分考慮新區開發建設、道路建設、老舊管網改造、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按照需求配置綜合管廊,優化管廊規劃布局和建設規模,形成“大中型綜合管廊、小型綜合管廊、微型管廊、纜線管廊”并存、布局合理的綜合管廊供給結構,統籌考慮規劃超前性、因地制宜性和經濟合理性,例如青島臨空經濟區、青島藍谷等新區開發建設與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相結合。結合青島市老城片區改造及企業搬遷,研究綜合管廊在老城區規劃建設的可行性,探討解決老城區管線密集、敷設困難的問題。如青島鋼鐵集團、青島堿業公司等搬遷區域以及張村河上游兩側村莊改造等,可以與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相結合。

                  3. 與地下空間開發相結合。與地下空間規劃、軌道交通規劃等內容相結合,研究確定綜合管廊規劃與地下空間開發相結合實施位置及可行性。如威海路地下空間開發、太平路隧道、青島國際院士港等建設與綜合管廊規劃結合。

                  4. 合理確定綜合管廊建設計劃。與青島市及各區建設部門溝通,合理確定綜合管廊近期建設計劃及建設內容,使綜合管廊規劃更具可實施性。在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的基礎上,制定綜合管廊滾動建設計劃,堅持“軸向敷設、環狀布局、網狀服務”的布局原則,采用成網成片建設模式,建成一片,使用一片,服務一片,切實發揮地下綜合管廊效益。

                  (二)探索融資模式創新,保證項目長足發展

                  1.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鼓勵管線單位出資參與建設管廊,實行入廊管線單位“眾籌”。參建管廊的管線單位,可以根據后續要頒布的《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收費標準》免除相應年度的入廊費和運維費的基礎上,再給予適當年限的優惠,以此拓展資金渠道。

                  2. 參照土地競拍活動中“限地價、競配建”的方式,即設置土地價達到競拍上限轉入競拍經適房、廉租房或學校的建設指標等方式,在新區建設和老城改造項目“招拍掛”土地時,設置土地競拍價格上限,結合地塊的綜合管廊建設規劃,將管廊的建設長度作為競拍條件。通過不同地塊間的組合,在解決資金渠道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3. 探索地下綜合管廊產權制度,將管廊資產注入管廊公司并辦理產權,拓寬融資渠道,有效盤活管廊資產。地下綜合管廊產權登記制度的完善和實施,將有利于綜合管廊資金渠道的拓展。目前,哈爾濱已經明確了綜合管廊的政府的所有權、項目公司的經營權、入廊管線單位的空間使用權等權屬,向管線單位核發管廊空間使用權登記證。蘇州明確了地下空間使用權屬實行分層供地、分層登記等原則,嘗試進行管廊產權登記工作;??谑型ㄟ^相應的管廊登記制度建設,已有兩條管廊取得《不動產權證》。

                  4. 探索設立“管廊基礎建設資金”,并出臺《青島市綜合管廊項目基礎建設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專項用于綜合管廊項目建設和項目貸款還本付息。資金來源主要包括:(1)市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2)各區、市按照規定上繳的管廊資金;(3)國家和山東省安排下達的用于管廊項目建設的各項資金;(4)用于管廊項目建設的銀行貸款;(5)以企業債券、中長期票據等融資方式取得的管廊資金;(6)其他用于管廊項目建設的資金。

                  (三)理順建設管理模式,形成政府管理合力

                  結合青島市目前綜合管廊的建管體制現狀,建議理順建管模式,形成“市級監管建設、區級配合實施、行業充分競爭”的模式。

                  1. 市級監管建設

                  由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設的市海綿建設推進處負責全市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指導、績效考核和資金撥付等,由市發展和改革委負責全市綜合管廊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及概算的審批工作。在市級層面成立“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或由現狀的青島市政空間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市管廊投資公司)負責青島市全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

                  2. 區級配合實施

                  (1)資金配合

                  市政府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和管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管廊資金,分年度確定投資計劃,相關部門按照確定的投資計劃組織實施。市財政設立管廊資金專戶,用于歸集各種渠道取得的管廊資金。各區、市財政承擔的管廊資金,由相關區、市按照市政府確定的意見上繳市財政管廊資金專戶;區、市財政未按期足額上繳的,由市財政通過體制結算扣款。

                  (2)機構配合

                  各區市和功能區管委結合《管廊規劃》和建設計劃情況,可劃定相應的業務處室專門負責協調綜合管廊規劃、審批、建設和運維等過程中的相關事宜,配合市管廊投資公司完成土地、規劃、入廊和運維收費等工作。

                  3. 行業充分競爭

                  (1)運維監管

                  市管廊投資公司代表市政府負責青島市全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維監管工作,建立綜合管廊市級監管維護平臺,接入各管廊項目單獨建立的監控中心數據;協調各區(市)統一管廊監管平臺設計標準,管廊平臺與市級平臺通過專網通信,在軟件開發和硬件建設中,通過設置專網專線、網絡隔離與訪問控制、入侵檢測、漏洞掃描等技術裝備,滿足信息安全和保密相關要求。

                  (2)運維工作

                  市管廊投資公司可單獨成立管廊物業公司,各區市政府、功能區管委和大型國有集團也可單獨成立管廊物業公司,涉密等特殊項目可由上述兩類物業公司運維。其他管廊項目,由上述兩類物業公司與市場上具有服務資質和能力的管廊物業公司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進行招標確定,并建立績效考核體系,通過運維考核確定付費情況。

                  企業自籌項目的運營維護公司由項目單位自主確定。采用PPP方式建設的管廊項目,由項目公司負責運營維護,項目公司也可委托第三方專業維護公司進行運維。

                  (四)加強設計施工技術創新,打造管廊建設“樣板工程”

                  1. BIM設計

                  目前BIM(建筑信息模型)在綜合管廊設計階段的主要應用有:協同設計、建立管廊BIM模型、校核優化設計成果、管廊節點優化、管廊工程量統計、高效出圖、虛擬展示等。隨著BIM技術的全面展開和推廣,BIM在青島城市綜合管廊建設中可開展如下應用:(1)結合GIS(地理信息系統)為綜合管廊項目進行科學規劃提供可靠直觀的基礎信息;通過模擬規劃方案,多視角、多角度對管廊定線、布局以及斷面形式做出合理的規劃方案比選,提高規劃決策效率和質量。(2)實現BIM協同設計,視不同設計階段達到要求的深度和符合相應的建模規則,以實現更多的BIM延伸應用。

                  2. 3D打印技術

                  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信息化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膠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系列物理疊成技術來構造物體的技術。隨著3D打印技術的完善和推廣,將成為引領未來建筑行業趨勢的眾多突破之一。結合管廊工藝,3D打印技術未來可用于管廊重要節點、附屬設施等非常規異形結構的建設中來,將大大提高管廊建設效率,縮短建設周 期,節省建設費用,提高管廊建設精確度。

                  3. 矩形盾構

                  利用矩形盾構機進行的施工可取代傳統明挖或者暗挖給地面交通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具有施工組織靈活,施工效率高等特點,滿足開挖、管片頂進支護、出碴等相關工序的要求。在城市地下工況條件復雜,穿越主要道路及眾多地下管線以及對地面沉降控制要求較高的情況下,是未來青島綜合管廊施工的優選工法。青島老城區路網密度大,路口間距小,地下管線多,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可在適當位置設置豎井,采用矩形盾構技術。

                  4. 淺埋暗挖

                  淺埋暗挖適用于埋深淺、地層巖性差、存在地下水、周圍環境復雜(鄰近既有建、構筑物)的區域。在城市重要道路交叉口等位置建設綜合管廊,采用淺埋暗挖技術,可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實現管廊的貫通,是未來青島綜合管廊施工的比選工法。如香港路作為青島南部東西向重要的道路,為避免斷路阻礙影響交通出行,香港路沿線相交道路 敷設地下綜合管廊需穿越香港路時,可采用淺埋暗挖法;城陽區仙山路與重慶路交叉口,道路交通繁忙,仙山路敷設地下綜合管廊亦可采用淺埋暗挖法。

                  5. 預制拼裝及標準化、模塊化

                  預制拼裝技術是國際綜合管廊發展趨勢之一,能夠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質量,節約施工工期。綜合管廊標準化、模塊化是推廣預制拼裝技術的重要前提之一,預制拼裝施工成本的幅度取決于建設管廊的規模長度,而標準化可以使預制拼裝模板等裝備的使用范圍不局限于單一工程,從而降低攤銷成本,有效促進預制拼裝技術的推廣應

                  用。在青島市綜合管廊施工中采用預制拼裝技術替代現澆結構,是加快修建速度、提高工程質量的有效辦法。在規劃新區,場地開闊,具備運輸及吊裝條件,采用預制拼裝管廊更能提高施工質量,加快工期。

                  97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13娇小videos日本|99精品热在线|亚洲午夜久久久久